从2003年至近期,在欧美兴起大量的品牌采用快闪店模式,每次开业只有一周到一个月不等,取名为Pop-up Shop或是Temporary Store的含义来看,就是一种“突然、短暂”的意思,在吸引力下降之前就停止,反而成为一种魅力。
无论是千禧一代(1984~1995)、婴儿潮(1946 ~1964)还是 X 世代(1965~1979),有41% 的消费者都会倾向“showrooming”的购物方式,即先到附近的实体店体验产品,再到网上寻找更低价的。
因此,不同类别的品牌在经营快闪店时也带有不同目的:利用快闪店与消费者拉近距离,同时借此进入门槛较高的高端购物场所,测试其在不同地点的销售情况,为实体店的选址提供参考。而有些品牌看中的,则是“在限定时间内,提供限定产品”的这种专属性,做为应对方式。
另外,各种类型快闪店的新品发布与推广时间,也能弥补购物中心的淡旺季,正好一拍即合。
快闪店本质上是一种运营手法,早由Patrick Courrielche发起。后被时尚教母川久保玲借鉴引入时尚界,成为时尚品牌进行推广、销售、门店选址试水的手段。
快闪店将引领购物中心运营思维,从静态转到动态的革新。
吸纳至互联网领域,继LINE Friends“快闪店+IP”的延展后,又出现了侃爷的“快闪店+明星”的玩法。预计快闪店未来将从品类和运营方式上被双向扩展,演绎出更多有意思的玩法,类型趋于多元化。
实现流量变现已成为普遍现象。“明星+快闪店”的话题加成模式,则进一步放大了这种粉丝效应。 2016年美国饶舌歌手Kanye West在纽约开设The Life of Pablo快闪店,几天内产生了近20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震惊四座,预计将引来一轮效仿热潮。购物中心若能把握超级快闪店的爆发,则能成为营运亮点。
未来,品牌流动性增强,消费者注意力趋于分散,购买行为进一步碎片化。购物中心运营者将面对一个变化更快的消费市场。制胜关键在于运营思维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,从以品牌为主导的聚客,变为在大数据基础上,消费者与客流间的双向匹配整合与多渠道推送。
每一家快闪店开业期间,只会有一个主题精炼再精炼,借着新品(或限量品)的推出,结合创意,或艺术家跨界合作,表达一种理念、一种新奇的观点或新鲜的体验,令人对商品的品质,追求生活方式的提升,产生惊喜和认同,这就是快闪店的精神内核。
有的在改造后的废弃厂房、博物馆、商场短期租用、森林、海边、广场、咖啡馆等场地,也会像演唱会一样各地巡回展出,或是像服饰平台Everlane只着重在网络。有的在装修很简洁,有的极具创意以及设计品味,并不拘泥于一种固定的形式。
H&M 海滩快闪店
CHANEL 咖啡厅快闪店
(表面看来,似乎爱怎么来就怎么来,只要能鲜明的表现气质和主题,还有目的)
快闪店的经营手法层出不穷,有的品牌会和顾客一起协力开业,或是邀请特定的顾客参与营销活动,甚至透过明星的号召与顾客面对面。众多品牌不定期轮番上阵的结果,每次快闪店的开业消息一出,都会觉得天马行空,体验感十足。